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郏县生日宴酒店推荐菜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郏县生日宴酒店推荐菜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朝为什么不趁皇太极去世时离间豪格和多尔衮,或趁丧发兵进攻?
首先在时间上看,皇太极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日猝死于盛京后宫,福临于八月二十六日登上帝位(另一说10月登基)。等于豪格和多尔衮的地位剧烈争夺时间只有二十天不到(即使按另一个时间也才两个月不到)。明朝皇帝大臣远在北京,即使得到消息也无法做出有力的应对。
其次从当时明朝自身来说,1643年八月的明朝已经离灭亡不到一年的时间。当时的明朝上下已经风雨飘摇,自顾不暇了。1643年3月李自成已经攻下襄阳,自称新顺王,5月张献忠已经攻下武昌并且建立“大西”***。当时的崇祯皇帝正急不可耐的催促明朝最后的军事力量孙传庭的新秦军出关剿灭两大流寇。当时的明朝上下来说,李自成和张献忠才是心腹大患,而远在辽东的满人不过是外族小患。所以明朝上下应该没有想法也没有实力去发兵收复被满清占领的辽东地区。
最后,1643年八月,孙传庭在崇祯的不断催促下,无奈率领10万大军出潼关剿灭李自成。9月,孙传庭在在汝州(河南郏县)兵败,李自成一日内追杀四百里地,直撵孟津,明军四万余人战死,损失大量兵器辎重。 十月初,李自成攻克潼关,总兵白广恩、陈永福投降李自成。李自成以十万军围攻孙传庭,孙传庭向渭南撤退,十月初三,孙传庭战死,时年51岁。崇祯却认为他诈死潜逃,没有给予赠荫。郏县战役后,明朝已丧失了剿灭农民起义军的所有有生力量。剩下的宁远的吴三桂的部队,和左良玉这样的军阀,已经不是崇祯皇帝是随意指挥的了。故此,《明史》有“传庭死而明亡矣”的说法。
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八月初九日,皇太极猝死于盛京后宫,时年52岁。
因为皇太极是猝死,所以死时并没有留下传位遗诏或者指定继承人。因此留下了一个大难题,皇太极的长子肃亲王豪格和十四弟睿亲王多尔衮都有心问鼎皇位,差点酿下分裂***之祸。
在清庭岌岌可危的关口,关内的明王朝自清太祖努尔哈赤起兵反叛以后,对于后金(清)是视为眼中钉,一直是欲除而后快之,可是苦于明王朝这个庞大的机器已经历经两百多年,腐朽不堪,根本发挥不出应实力。而后金(清)朝气蓬勃正处于新兴时期,不仅没有被灭反而越做越大。此时清***帝位空虚,内部争权夺利,正是明王朝的大好时机。
但是明朝却并没有有所行动,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有以下两点,宋安之来具体说说。
一是虽然豪格与多尔衮为了争夺皇位,一度僵持不下,但双方都在克制,并没有兵戎相见。而且只是僵持了十几天以后,双方选择了一个妥协方案,那就是谁也别当皇帝,由皇太极第九子还年幼的福临于八月二十六在盛京笃恭殿继位,是为顺治帝。多尔衮为摄政王,
也就是说清朝这场内部危机从八月初九到二十六,也就是十几天的时间,当时的明王朝根本来不及反应。
二是崇祯十六年八月,不只是清庭面对了一次内部危机,就是明王朝就面对一场巨大危机。明王朝自顾不暇,根本顾不得关外的清***,离间打压更是无从谈起。
当时李自成和张献忠等农民起义一路势如破竹,崇祯帝孤注一掷将朝廷最后的家当交给孙传庭,用以镇压李自成。结果自然是清朝顺利渡过自己的内部危机,而到了十月份孙传庭大败战死,传庭死,关以内无坚城矣。明朝再也无力镇压李自成,次年亡国。
只能说1643年的关口,不只是清庭有着内部危机,明朝也有。只不过最后前者安然无恙的渡过,还使目光长远的多尔衮成为实际统治者,为入关打下了良好基础。而后者面对李自成的农民起义,打光了家底输的一塌糊涂,次年便亡国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郏县生日宴酒店推荐菜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郏县生日宴酒店推荐菜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