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机票预订量翻番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机票预订量翻番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部分国内飞国外的航空公司机票为什么越卖越贵?有“趁火打劫”的嫌疑吗?
国内飞国外还有人吗最近?哪里来的价格上涨,自己飞猪上去查,至于国外回国内,肯定是全价票开始啦,而且还需要承担25%的涨幅,毕竟有75%座位能坐,另外每个航班都有不同梯度的价格吧,所以前几天买的价格当然跟后几天的不一样,要贵很多,当然每个代理商价格又不一样,所以机票价格存在较大变动也正常,毕竟疫情期间你能回来就不错了,那么多人都回不来,航班缩减太严重了
成本越来越高,票价肯定会越卖越贵。
现在中国疫情好转,国外疫情纷纷大爆发,国内飞国际航班,也纷纷削减。民航局规定一航司一国一航线一周一航班的五个一政策,导致供不应求的现象,也催生一些不良黄牛党。
因为国际疫情,现在国际航班是单向性载客,出去无旅客,返回载客限制客座率不大于75%。
航空公司为了减少机组人员在国外的停留时间,会配备更多的机组,满足民航局出勤时间监管,也是增加了成本。
因为疫情,航空公司增加了为旅客全程防疫的服务。
即使是现在的票价,航空公司也是飞一班亏一班,航司也不愿意这样,没办法,即使亏,也必须飞。但愿疫情早点过去,大家都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中,航空公司也回归正常。
这个问题比较尖锐,普通人可能不太了解当前国内航空公司执飞国际航线的情况,其实航空公司也是一肚子苦水,把国际航线票价从平常时期的几千元上涨到现在3-6万元人民币,也还是没赚什么钱,谈不上“趁火打劫”了。具体而言老鹰航空从下面三个方面来谈一下吧:
1、机组配置成本大幅上涨;
平常时期国内航空公司执飞国际航线,纵然是远程国际航线,比如到法国/英国/美国等国家,无非是去的时候两个机组,达到目的地就休息,飞机加满油和乘客之后,再由前一天抵达的两个机组执飞返程航班,如此反复就可以确保每天航班的飞行。也就是说,平均每天最多4个机组就可以满足远程国际航班的需求了。
现在疫情防范之下,抵达的机组一方面不会待在目的地国家酒店进行休息,也就是说去的时候飞机上就要配置四个机组,飞到国外机场之后,当即上客加油启程返航;另一方面,这些机组人员一旦执飞一个来回之后,回到国内机场就是属于密切接触者,需要接受14天的隔离。通俗的说,为了确保国际远程航班不停飞,一条航线一个航班,航空公司可能需要投入14倍以往同期水平的机组成员。而且,一旦有机组成员被感染,那么这个数字还要成倍上涨,那么这个人力成本,当然要摊薄进入机票价格中。
2、国际航线目前都是单程运营;
由于国际疫情的蔓延,大部分国家都***取了限制入境措施,在这种情形之下,国人这个时期基本上都不会选择出国旅行,毕竟待在国内才是最安全的选择。所以,国内民航公司执飞国际航班的实际载客量,去的时候几乎是空载,返程的时候才是搭载归国的国人。如此,成本可就不便宜了,少说也得是平常时期的两倍以上。
3、上座率需要严格控制;
民航飞机上座率盈亏线大体上在70-75%之间,多出来的部分就是这趟飞行的利润了。但是在如今的疫情防疫要求下,飞机上必须大幅降低上座率,确保进行座舱分离设置,降低人员的密集度;同时还要设立出隔离区,这些都拉低了航班的利润收入。
成本加大了,票价自然高,这是符合价值规律的做法。记得我是元月一日回国,多伦多飞上海转广西柳州,东方航空公司,当时订的往返机票大约一千加元,三月二十日返程时,机上乘客好像只有10人左右,我们一家三口坐31排到45排那个舱,视同不是专机的专机,所以说,特殊时期的特别票价是无奈之举。
作为过来人,我说一下,这是因为现在疫情航司的上座率决定的!
目前很多航司,上座率非常低,飞机不飞是亏,飞的话,更亏。但投入了航线***,不可能长期不飞。所以要继续飞,但目前很多航线,都是单程上座率高,例如回中国的,那么,从核算角度,一定会把高上座率部分去填补低上座率的差距!需求决定价格!
正如国内一些航线也是这样,经常见到很便宜几十元的单程,实际其回程是比单程贵很多一个道理。
至于是否趁火打劫,这个见仁见智,毕竟有需求才有价格。而航司也在自救,如果继续飞不能保证比停飞的亏损更少,那可能会停飞,如果停飞,剩下继续飞的航司价格自然也会抬得更高,这样情况会更严重。
所以,我认为这个都是正常的经济现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机票预订量翻番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机票预订量翻番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